钢铁去产能涉及问题之复杂,使得各省如何分担这个烫手山芋也显得争议重重。
近日,各省任务基数“一刀切”的传闻惊动钢铁行业,有些企业负责人更直指像是回到计划经济。但据澎湃新闻多方了解,“一刀切”说法尚不是最终结论。
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辛仁周4月13日对澎湃新闻表示,对于各省钢铁产能的压减幅度,“今年上半年应该会出一个各省去产能的方案”。
13.3%这个基数从何而来?
传闻中的“一刀切”主要是指各省将会面临13.3%这个任务基数。
今年2月4日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统筹推进各地区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工作,从2016年开始,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-1.5亿吨。而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底11.3亿吨(2015年数据尚未公布)粗钢产能来算的话,产能化解幅度约为13.3%。
然而,上述13.3%这个化解幅度,恐怕并不适用于各个省份。
辛仁周对澎湃新闻表示,“目前的工作就是把中央提出的1亿-1.5亿吨产能落实到各省、各县、各企业,但这其中各省具体困难不一,也涉及到职工安置、企业债务处理、企业资产处理等各种问题,还需要做很多工作”。
辛仁周同时表示,“目前各省进展程度不一,这和各省(钢铁去产能)工作基础以及上述各种问题解决程度不一样有关,有些省份推进得比较快”。
沙钢集团股东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新仁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,“目前企业还没有看到硬性指标的相关政策,目前各个部门、各个协会都在开会解决这些问题,还没定论”。
市场调控效果更明显
虽然各省如何定产能压减幅度尚无定论,但“去产能”作为2016年五大任务之首,推进之势不容小觑。
政府力推是方式之一。拿中国产钢第一大省河北省来说,已经率先认领压减产能的任务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在今年两会期间对外表示,到2020年,河北省钢铁产能将压减到2亿吨以内。这意味着60%的钢铁企业面临关闭、整合。这被外界视为打响了2016年去产能任务的第一炮。
然而,就钢铁企业来说,真正产能减少的压力则来自市场。
河北石家庄一钢企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,“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产能在退。所谓的去掉的产能有很多都是近几年不在生产的,但是统计上面还有立项的项目,还有一些就是涉及到厂址搬迁的企业,以新换旧,实际上也没有起到多少降低产能的作用”。
该人士认为,“资金和终端需求,对目前钢铁企业的生死存亡来说才是关键性的问题”。
另一名江苏连云港的钢企人士则对澎湃新闻表示,“企业其实并没有在被动地减产量,大环境不好钢价比较低的话,我们肯定以检修为目的减产”。其所在的公司今年还是以外销为主,内销这块“按实际情况调整产能”。
而对于传闻中的“一刀切”去产能,这名江苏连云港的钢企人士表示“有失公平”。“华东地区的钢厂环保投资都比较大,如果一刀切,对我们太不公平”。 |